在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过程中,通常采用添加融合标签(如MBP、His、GST)的方法,以提高目标蛋白的可溶性和促进其正确折叠。例如,MBP(麥芽糖结合蛋白)标签可以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和稳定性,从而增加产量。
His(组氨酸)标签被广泛应用于重组蛋白的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(IMAC)纯化。其优势在于标签分子量较小,几乎不影响重组蛋白的功能与应用,且具备较低的免疫原性。GST(谷胱甘肽S-转移酶)标签则能增强融合蛋白的可溶性,促进表达,并便于后续的纯化和实验操作。通过GST标签与固定化的谷胱甘肽的亲和作用,可以高效地从表达体系中分离和纯化融合蛋白,同时保持蛋白的生物活性和抗原性。
根据实际需求,有时需要去除融合标签。使用特定的蛋白酶精准、高效地去标签,对于获得结构和功能“原汁原味”的目标蛋白至关重要。常用的蛋白酶包括TEV蛋白酶(TEV Protease,目录号:PE004),它来源于烟草蚀纹病毒(Tobacco Etch Virus, TEV),具备极高的位点特异性。
与凝血酶、Factor Xa和肠激酶等蛋白酶相比,TEV酶对底物序列的识别更加精准,常用于从融合蛋白中去除标签,例如GST、MBP和His等。TEV酶能够特异性识别七肽序列:Glu-Asn-Leu-Tyr-Phe-Gln-↓-Gly/Ser(ENLYFQ↓G/S),其专一性强,几乎无非特异性切割,能够保证蛋白的完整性。TEV酶在4–30°C的反应条件下表现出稳定的活性,适用于更广泛的系统。
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的目标蛋白,其纯度可达到99%;同时,带有His-tag的蛋白可以通过Ni-NTA轻松去除残余的酶。TEV切割反应的条件为:1×TEV反应缓冲液包含50mM Tris-HCl(pH 8.0),0.5mM EDTA,1mM DTT。在pH为5.5-8.5和温度为4℃-30℃的条件下,TEV酶均具备活性。一般推荐在4℃下进行过夜反应或在30℃下反应1小时,每个反应中添加15μg融合蛋白和适量TEV蛋白酶。反应后可通过15%的SDS-PAGE胶检测酶切效果。
选择尊龙凯时,让您的生物医疗研究更进一步,获得更高效的重组蛋白表达与纯化解决方案。